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概念是怎么发展起来的

首页 社区 全球交易 支付收款工具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概念是怎么发展起来的

标签: 

正在查看 0 条回复
  • 作者
    帖子
    • Rebaka - TNEXT社区Rebaka
      参与者
      blank
      #756
      Up
      5
      ::

      首先说一下,第三方支付公司并非只有支付宝和微信,全国一共有200多家,只不过这两家名气比较大,他俩加起来的市场份额大概占到90%以上了。剩下那200多家瓜分不到10%的市场。其中差距,可见一斑。

       

      支付公司持有的支付牌照,全名叫做“支付业务许可证”,是一个做支付的法定入门资质,从2010年人行开始发布管理办法,2011年正式发放第一批许可证。这个许可证呢,就像干餐饮的得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一样,是正规军的一个身份牌。从2011年到现在,近10年了,牌照也就200来块,而且政策层面是收紧的,虽然没说不颁发了,但事实上是只见因合规问题被注销的,被合并的,没见有新的发放。那么结果可想而知,牌照的含金量也就水涨船高了,物以稀为贵嘛。

       

      支付牌照从经营范围上,还进一步细分为银行卡收单、网络支付、预付卡发行与受理。上面所说的200多家支付机构,有很多只是具备这三类里面的一张牌照,并非全部。全部牌照都有的,也就是坊间所说的全牌照支付公司,这种凤毛菱角,不用说了,含金量大大滴!因为今天重点不是聊牌照的事,就不展开细说了。

       

      说正题之前,再补充一个盲点,这个很多人都搞混。银联并非支付机构,他和这两年成立的网联,都是清算机构,虽说都是支付链条里的重要角色,承担着重任,但他们真的不是支付机构。不过银联已经是个有名的大品牌,这些年开枝散叶,也算是个大家族了,他不是支付机构,他旗下的子公司,子公司的子公司,他们可以是。比如银联商务,是银联的亲儿子,比如中金,是银联的亲孙子,他们都有支付牌照,是如假包换的第三方支付公司。

       

      开始说正题。在大概20多年以前,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开始萌芽,但是银行卡业务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。在那个年代,其实就已经有很多的刷银行卡的POS机,只不过,那时候没有银联,都是银行自己建设的POS收单系统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各银行自己玩私服。举个例子吧,就比如中国银行安装了一批POS机给商家用,那么结果可想而知,这些机器肯定只能刷中行卡嘛,道理很简单,硬件安装、维护、系统建设,都是人家中行做的,当然要给自己家用户使用,竞争对手想用?没门,自己安装去!

       

      于是乎,建行安装一批,农行安装一批,大家拼命竞争,拼命抢用户,抢商户。结果呢,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。商场柜台上摆着一排排的各家银行的POS机,持卡人的卡是哪家银行的,就刷哪台POS。我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呢,因为,多年以后,这个现象还会重现,后面再提。

      当时,银行卡收单是这样子的:

      blank

     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,柜台面积就那么大点,根本放不开,稍微大点的商家,连桌子底下都塞满了。大家可能想问,他们为什么不能互联互通呢,开放共享嘛!在利益面前,敌人也可以做朋友嘛。还别说,后来还真这么做了。以城市或某一个区域为单位,成立一家联盟机构,叫做银行卡服务中心,用这个中心把这个区域内的银行系统都串起来,POS机跟这个银行卡服务中心对接就可以了,这样就解决了这个区域内的所有银行卡都能在一台POS机上刷的问题,互联互通了。大家觉得这种比私服大点的大局域网方案还是很low是吧?请注意,出现这个银行卡服务中心的时间是:1993年。

       

      有了银行卡服务中心后,是这样子的:

      blank

      上面这个方案还是有弊端,解决不了全国互联互通的问题,随着业务量的提升,发卡量的扩大,这个问题又逐渐暴露。又经过一系列的波折、探讨、来回选方案,最终,在2002年,银联横空出世!其实,要成立银联,怎么联,怎么通,技术上都不是问题,最主要是各个角色怎么定位的,职责是什么,靠什么盈利,是管理机构,还是商业化公司,不光考虑现状,还要考虑未来,如何平衡这么多银行机构,是否形成竞争,是否影响利益等,总之,因为在国内是首创,有很多待定问题。无论如何,银联诞生了!

       

      银行卡收单变成了这样子:

      blank

      你看,多好啊,所有银行互联互通了,一台接入银联的POS可以刷所有的卡了,终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,就这么愉快的玩下去吧!No!市场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。

       

      银联打造好银行网络之后,嫌收单银行拓展的商户数量太少了,满足不了市场需求。什么是收单行?就是上图中安装POS机的那些银行,谁给商家安装了POS,那这个商家就是谁家的商户,其重要性毋庸置疑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银联说,这么着吧,我来帮你们拓展商户吧。于是,成立了一家子公司,叫做银联商务,专职做银行卡收单,也就是给商家安装POS机。这就是专职银行卡收单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雏形。当时因为线上交易时机还不成熟,所以,主要针对线下银行卡收单,也就是刷POS机收单来说的。

       

      有了银联商务后,银行卡收单是这样子的:

      blank

      现在好了,从上图可以看出,在银行卡收单这件事情上,银联商务的位置跟其他银行的位置完全一样,赤裸裸的竞争。而且,银联商务又是银联的亲儿子,那发展起来绝对顺风顺水。此后,迎来爆炸式增长。银行气的吹胡子瞪眼!

       

      随着国内发卡量增大,尤其信用卡出现并爆发式增长,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等等一系列的利好因素刺激,POS机需求量越来越大,陆续又出现了多家其他机构,做跟银联商务一样的事情。同时,互联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,线上交易也陆续起来,支付宝开始推出,也就是所谓的线上收单(互联网支付)。此后,线上线下三方支付的发展浪潮开始井喷。但整体的层级结构基本没变,维持了银联最开始的设计,也就是上面最后一张图的大致格局,无非是各层级参与角色越来越多,业务种类越来越多,仅此而已。

       

      经过几年粗放式发展,到2010年,人民银行霸气出手,出台了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》,也就是坊间所说的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,做支付需要许可牌照,成为共识!三方支付开始成为受央行监管的正规军。第二年,也就是2011年,第一批支付牌照就颁发给了银联商务、支付宝、财付通(腾讯家的)、快钱、网银在线(后来成为京东家的)等27家。

       

      第三方支付迎来春天!一路高歌猛进。同时呢,又由于三方支付公司大部分属于民企,做事效率肯定高于传统银行,创新劲头也很足,在收单领域,银行开始慢慢跟不上节奏,三方支付机构跑马圈地,发展势头迅猛。各家支付公司之间竞争也很激烈,互相打价格战(支付手续费)来获取商户。所以,陆续的,商家桌面上又开始堆满POS,银联商务的、拉卡拉的、卡友的、杉德的等等,前文我说的那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又出现了。商场柜台又不够用了。当然了,我这里是以线下收单来说的,线下比较直观,大家能清楚看得到。其实,线上商城一样存在这种问题,一样是存在激烈的支付收银台竞争,只不过,可能大家的感受不像柜台POS机那么强烈。还有手机端,移动支付,大家也是抢的你死我活。最有名的就是2014年微信支付出来之后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对冤家就开始了拉锯战。大家可能觉得,为什么只有这两家在竞争呢,其他支付公司呢?不好意思,其他支付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,可以忽略不计,没资格参与他俩的竞争。

       

      总之,本着入口为王的理念,所有人都在抢占入口。

       

      后来,96费改,人行又出面救火,基本上统一了价格,价格战也打不成了。但支付的整体格局也基本成型。陆续的,因为一些利益关系,三方支付机构呢,又想绕开银联,直接跟各大银行勾搭一起,转移备付金。这怎么行!人行和银联又开始强硬手段断直连(不允许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直接连接)。断着断着,把网联断出来了!这些与本文核心主题关系不太大,就不再多说了。

      转载自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28609661

       

      双ISP家庭宽带美国原生IP超大带宽不限流量解锁ChatGPT、流媒体、TikTok, Lisahost新品4837线路。访问ChatGPT的可用VPS机房IP推荐 LisaHost搬瓦工美西DMITTripodcloudvpc.krFrantech
正在查看 0 条回复
  • 哎呀,回复话题必需登录。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
TNEXT社区
Logo